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那先比丘經 點亮千年暗室的智慧之光

佛學講座

字級

那先比丘經 點亮千年暗室的智慧之光

【人間社 心淳 三重報導】 2022-11-16
11月12日,三重禪淨中心佛學講座禮請到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為護法信徒講授《那先比丘經》,以那先比丘和彌蘭陀王之間的問答彰顯佛法的智慧。許多人初看到經題時,紛紛生起疑惑,這是哪一部經?為此法師在講座一開頭,便導覽這部經典的形成歷史背景,及不同時期先後有求那跋陀羅、真諦大師和玄奘大師等當時代重要譯經師翻譯過這部經典,再簡介此經內容的概要及其重要性。

12日當天雖然遇到第一期水陸法會,不少信徒回山參與水陸盛會,但仍有近110人特地來聽聞佛法,大殿內幾乎座無虛席。法師特別強調,想要懂得佛法的人、想要學會提問及與人交談的人、想要學會辯論、思考邏輯的人都很適合來讀這部經;因為《那先比丘經》是一部探索生命、追求真理的經典,是一部佛教的入門書,主要目的是要人們信仰佛的說教,超度塵世的苦海。同時它也是一部詰問答辯的最好教材,平常我們與人談論問題時,常是直截了當地回答,然而聖者卻透過譬喻、反問、印證的方式來回答。

由於大眾對這部經十分陌生,因此在講解完經典的源起背景後,法師便從《那先比丘經》中的兩位重要人物—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的那先比丘與統治西北印度天資聰穎,廣讀經典,堪稱辯論高手的彌蘭陀王,他們之間的本生故事來敍述他們彼此之間的因緣。《那先比丘經》內容著重佛教基本教義的闡揚,例如:緣起、無我、業報、輪迴、涅槃、善事等八十幾個問答題,透過兩人辯論的精彩過程,將佛教的義理愈辯愈明,故此經在佛教的文學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法師從經中挑選出十多個精彩的問答內容,詳細為大眾講述生死輪迴、正信、善惡業報、行善作福的先後、神識、地獄果報、涅槃、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親人往生流淚與聞法流淚等種種膾炙人口的問題,除了讓與會大眾釐清思路外,更見識到那先比丘善用反問及譬喻之方便,巧妙回答彌蘭陀王犀利的提問。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法師提醒大眾,「煩惱即菩提」,當煩惱來時,只要能轉念,煩惱也是開悟的契機。法師亦以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因發願而成就了下一世為法而相逢的好因好緣,提醒大眾要發心立願,生生世世與三寶結緣,藉以智慧之火點亮千年暗室。

講座最後,法師勉勵大家可參閱佛光山出版《聖僧與賢王對答錄》及《那先比丘經》白話讀本。並以那先比丘送給彌蘭陀王的四句話:「人心安穩最為大利,人知厭足最為大富,人有所信最為大厚,泥洹道者最為大快。」轉贈給大眾,可以將它成為人生的座右銘。
12345678910第1 / 208頁
追蹤我們